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385
成年人房间隔缺损封堵后肺动脉压变化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8期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7‰~8‰,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约15万,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新生儿娩出后即存在的由诸多不同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構、功能异常等,大体上可分成三类,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合,其中房间隔缺损患者数量占成人先天性行脏病患者总数的30%。房间隔缺损多在儿童期无任何临床表现,对活动也无任何影响,多在青春期后出现临床症状[1]。据国外一项研究证实[2],34%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出现临床表现就诊后发现多已经合并肺动脉高压,甚至部分20~30岁房间隔缺损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风险,此类患者多在35岁病情急转直下。目前,房间隔缺损多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25例,均在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使用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封堵,分析围术期及随访数据,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2 字符